fri jan 24 09:00:55 cst 2014
    1914年8月12日,o.波蒂雷克率奥第2、第5、第6集团军20万人入侵塞尔维亚,第2集团军迅速占领沙巴茨,第5集团军于15日推进到亚达尔河岸。
    1914年8月16~23日,普特尼克指挥塞军及其盟军黑山军约30万人发起反攻,将奥军赶出国境。
    1914年9月8~16日,奥军第2次入侵塞尔维亚,占领德里纳河和萨瓦河上的桥头堡。
    同月,德国向俄国开战,发动了东线的第一场战斗,坦南堡战役,战斗末期时,双方伤亡都惨重,德军伤亡近二十多万,俄军伤亡十三万人。在付出巨大代价后,德军获得胜利。
    1914年11月5日,奥德联军发动第3次进攻,15日攻占瓦列沃。29日,塞军放弃首都贝尔格莱德,主力撤至瓦列沃以东32公里处。
    1914年8月法国边境之战后,法第4、第5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于9月初撤至马恩河以南,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布防。法军总参谋长j.-j.-c.霞飞将军组建第6、第9集团军,分别部署在巴黎外围以及第4和第5集团军之间,准备实施反攻。德第1、第2集团军为追歼法第5集团军,偏离原定进攻方向前出到巴黎以东地区,暴露了第1集团军的右翼。德军总参谋长h.j.l.von毛奇获悉法军即将反攻后,于9月4日命令第1、第2集团军在巴黎以东转入防御,第3、第4、第5集团军南下,协同从东面进攻的第6集团军合围凡尔登以南的法军。但德第1集团军司令a.h.r.von克卢克拒不执行命令,继续率军南下,形成有利于联军反击的态势。同日,霞飞命令法第5、第6集团军和英远征军对德第1、第2集团军实施主要突击,法第9、第4集团军牵制敌第3、第4集团军,法第3集团军在凡尔登以西实施辅助突击。此时,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,联军66个师108.2万人对德军51个师90万人;在主攻方向上,联军兵力是德军的两倍。德军寡不敌众,于1914年9月10日全线停止进攻,撤至努瓦永至凡尔登一线。
    此次会战以德军失败告终。英法联军在200公里的战线上推进60公里,伤亡26.3万人,德军损失22万人。此役双方均有失误:毛奇远离战场,对前线战况不明、指挥不当,各集团军缺乏协同,导致速胜计划破产;英法联军行动迟缓,坐失战机,使德军保存了实力。
    此次战斗因为双方指战员的失误,导致此场战役没有真正的胜利者。
    随后,德国经历了数场战役,如,马恩河会战? 阿拉斯战役? 萨利卡米斯战役? 青岛战役,后双方疲态已出,军事实力大不如以前了。战争讲入僵持阶段,同盟国与协约国都伤亡惨重,军事实力衰退,谁奈何不了谁。
    随后的1915年双方进入僵持阶段后发动了加里波利战役。
    加里波利之战(英文:battle of gallipoli),又称达达尼尔战役(dardanelles campaign),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加里波利(gelibolu)半岛的一场战役。它始于一个英国法国联盟的海军行动,目的是强行闯入达达尼尔海峡,然后占领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。在土耳其此战称为恰纳卡莱之战(土耳其语:?anakkale s**a?lari)。在此次登陆战中,协约国方面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。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,留下约131,000死亡, 262,000受伤。
    在1914年的马恩河战役之后,协约国和同盟国在法国北方和比利时一角的战线上陷入了僵持状态。法国大臣推荐采取“外围战略”的办法打破僵局。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,也是至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。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设澳新军团节纪念4月25日登陆日期。
    1914年11月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?丘吉尔提出凭借英国海军的实力打开达达尼尔海峡登陆,然后在加里波利登陆,直取鄂图曼首都君士坦丁堡(今),把土耳其逐出战争。一方面又减轻俄罗斯高加索山战线的压力。得到君士坦丁堡控制的金角海就可直通黑海,支援血战的俄国军队。并且,希望几次开辟南线,攻打奥匈帝国。此设想,在战略上固然相当高明,但实行起来却搞得一团糟。
    英国政府于 1915年1月2日接受了尼古拉二世的请求,决定在达达尼尔海峡展开一条新战线。
    根据计划,英军和澳新军团在同一天,分别从两个不同登陆点上岸,英国军队从海丽丝岬(cape helles)登陆。在英国登陆之前,澳新军团先在更北面近伽巴帖培(gaba tepe)的海滩登陆。
    1915年4月25日夜,在掩护舰队实施炮火准备后,协约国部队同时展开登陆行动。由于澳新军团士兵大多没有接受过夜间登陆训练,再加上对半岛地形一无所知,错误地登陆在目标以北的一个无名小湾(今澳新军团湾)。同一天,英国和印度部队在海丽丝岬同样遭到土耳其猛烈火力。法军在海峡对面,达达尼尔亚洲一边登陆,但第二天撤退加入英军。虽然建立了滩头阵地,登陆军根本就无法把部队有效展开,实际上陷入了不稳固的、难以防守的立足点。
    土耳其军队在穆斯塔法?凯末尔上校(后来“土耳其之父”阿塔土克)的指挥下,随即进行了猛烈的还击。经过一夜的混战,双方死伤惨重,已登陆的1.6万名澳新军团士兵在土耳其军队炮火的压制下,被困在临时掩体中动弹不得,接下来的几天,双方又陷入了僵持局面。
    英军伤亡惨重,导致英国政府被迫放弃开辟新的战场计划。双方又陷入僵局